资治通鉴 第05本
作者:liurw 日期:2025-01-10
资治通鉴 第05本
开始阅读时间 2025-01-10星期五
曹魏(220年–265年)
魏文帝曹丕
黄初元年(220年)–黄初七年(226年)
魏明帝曹叡
太和元年(227年)–青龙五年(237年)
景初元年(237年)–景初三年(239年) <======
魏齐王曹芳
正始元年(240年)–正始十年(249年)
嘉平元年(249年)–嘉平六年(254年)
魏高贵乡公曹髦
正元元年(254年)–正元二年(255年)
甘露元年(256年)–甘露五年(260年)
魏元帝曹奂
景元元年(260年)–景元五年(264年)
咸熙元年(264年)–咸熙二年(265年)
2025-02-14
魏纪6 景初2年(公元238年)
魏明帝曹叡
吴国孙权
p2942 魏明帝曹叡与司马懿讨论讨辽东;
公孙渊遣使求吴国;
(一月)曹叡问吏部尚书卢毓司徒人选,卢毓推荐管宁、韩暨、崔林、常林。韩暨二月选曹叡,结果“四月,庚子,南乡恭侯韩暨卒”。曹叡选了个寂寞。
六月,司马懿军至辽东...... 斩渊父子于梁水之上。懿既入城,诛其公卿以下及兵民七千馀人(司马懿对付公孙渊手段狠)
曹叡杀公孙渊的哥哥公孙晃(廷尉高柔上书无效,曹叡不听劝)
***
p2950- 2954 吕壹的故事 https://docs.qq.com/doc/DTHZrdkZvdnp4YXB0
***
p2958
(公元239年)
春,正月,懿至,入见,帝执其手曰:“吾以后事属君,君与曹爽辅少子。死乃可忍,吾忍死待君,得相见,无所复恨矣!”乃召齐、秦二王以示懿,别指齐王芳谓懿曰:“此是也,君谛视之,勿误也!”又教齐王令前抱懿颈。懿顿首流涕。是日,立齐王为皇太子。帝寻殂。
(曹叡退场,司马懿上位)
魏纪7 高平陵之变,很精彩的内容
248年9月
大将军爽,骄奢无度,饮食衣服,拟于乘舆;尚方珍玩,充牣其家;又私取先帝才人以为伎乐。作窟室,绮疏四周,数与其党何晏等纵酒其中。弟羲深以为忧,数涕泣谏止之,爽不听。爽兄弟数俱出游,司农沛国桓范谓曰:“总万机,典禁兵,不宜并出,若有闭城门,谁复内人者?”爽曰:“谁敢尔邪!”
【不听劝。桓范后来与曹爽一起被司马懿杀害,跟了错误的上级又没有止损逃离】
懿曰:“且止,忍不可忍。”
胜退,告爽曰“司马公尸居余气,形神已离,不足虑矣。
【尸居余气】这词!
晏含笑赞之曰:“可谓要言不烦也。”
249年
春,正月,甲午,帝谒高平陵
懿谓蒋济曰:“智囊往矣。”济曰:“范则智矣,然驽马恋栈豆,爽必不能用也。”
微信读书加了AI 注释?读这一段的时候“然驽马恋栈豆”这个词自动弹出解释?
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。喻义比喻庸人目光短浅,贪恋家室或禄位
范至,劝爽兄弟以天子诣许昌,发四方兵以自辅。爽疑未决,范谓羲曰:“此事昭然,卿用读书何为邪?于今日卿等门户,求贫贱复可得乎?且匹夫质一人,尚欲望活,卿与天子相随,令于天下,谁敢不应也!”俱不言。范又谓羲曰:“卿别营近在阙南,洛阳典农治在城外,呼召如意。今诣许昌,不过中宿,许昌别库,足相被假;所忧当在谷食,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。”羲兄弟默然不从,自甲夜至五鼓,爽乃投刀于地曰:“我亦不失作富家翁。”范哭曰:“曹子丹佳人,生汝兄弟,㹠犊耳!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也!”
【刘注】曹子丹曹真感觉打仗也不怎样,本来就不是曹操亲生的,是他爹保护曹操死了,才把他收养成儿子,和曹丕一起长大,和曹洪曹仁相比差得很远。
【刘注】桓范这样的大才居然不能识人, 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”,知人自知好难。
爽乃通懿奏事,白帝下诏免己官,奉帝还宫。爽兄弟归家,懿发洛阳吏卒围守之;四角作高楼,令人在楼上察视爽兄弟举动。爽挟弹到后园中,楼上便唱言:“故大将军东南行!”爽愁闷不知为计。
【被司马懿戏弄】
****
【司马鲁芝】
初,爽之出也,司马鲁芝留在府,闻有变,将营骑斫津门出赴爽。及爽解印绶,将出,主簿杨综止之曰:“公挟主握权,舍此以至东市乎?”有司奏收芝、综治罪,太傅懿曰:“彼各为其主也。宥之。”顷之,以芝为御史中丞,综为尚书郎。
鲁芝将出,呼参军辛敞欲与俱去。敞,毘之子也,其姊宪英为太常羊耽妻,敞与之谋曰:“天子在外,太傅闭城门,人云将不利国家,于事可得尔乎?”宪英曰:“以吾度之,太傅此举,不过以诛曹爽耳。”敞曰:“然则事就乎?”宪英曰:“得无殆就!爽之才非太傅之偶也。”敞曰:“然则敞可以无出乎?”宪英曰:“安可以不出!职守,人之大义也。凡人在难,犹或恤之;为人执鞭而弃其事,不祥莫大焉。且为人任,为人死,亲昵之职也,从众而已。”敞遂出。事定之后,敞叹曰:“吾不谋于姊,几不获于义。”
问DeepSeek “司马懿为什么不杀司马鲁芝?”
DeepSeek 回答如下
司马懿不杀司马鲁芝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:
1.家族关系:司马鲁芝是司马懿的族弟,两人有血缘关系。在古代中国,家族观念深厚,司马懿可能出于亲情考虑,不愿对族人下手。
2. 政治考量:司马鲁芝并未对司马懿构成直接威胁,杀他可能引发家族内部矛盾,甚至招致其他政治势力的反弹。司马懿作为政治家,更倾向于稳定局势,避免不必要的冲突。
3. 个人品德:司马鲁芝为人正直,司马懿可能欣赏他的品格,认为他没有必要被除掉。司马懿虽以权谋著称,但也并非滥杀无辜之人。
4. 历史记载:关于司马鲁芝的记载较少,可能他在当时的影响力有限,司马懿认为他没有足够的威胁,因此未采取极端手段。
5. 长远布局:司马懿善于长远谋划,可能认为留下司马鲁芝更有利于家族或政治利益的平衡,而非通过杀戮解决问题。
总之,司马懿不杀司马鲁芝可能是出于家族、政治、个人品德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。
****
2025-02-27
魏纪9
258年
钦欲尽出北方人,省食,与吴人坚守,诞不听,由是争恨。
注:北地之人皆是诸葛诞之心腹,南地吴人东吴心腹之军。
麾下数百人,皆拱手为列,不降,每斩一人,辄降之,卒不变,以至于尽。
注:军人的血性
习凿齿曰:君子谓司马大将军于是役也,可谓能以德攻矣。 ……故穷武之雄毙于不仁,存义之国丧于懦退。
功高而人乐其成,业广而敌怀其德。武昭既敷,文算又洽,推此道也,天下其孰能当之哉!
使光禄勋孟宗告太庙,废吴主为会稽王。
【吴主太相信外人】
2025-02-28
魏纪9 完成
精彩
魏纪10
262年
魏平定蜀国太精彩了!
2025-03-03 星期一
晋纪一 265年
孙权这么个孙子,很好地诠释了虎父犬子。
刚看一点点就有随便杀人和记录。后面估计更奇葩。
【三国时期最奇葩的皇帝——沉溺酒色残暴不仁,终至亡国!】https://mi.mbd.baidu.com/r/1ySETFIwXny?f=cp&rs=2634633139&ruk=AOqFE6dalCN3fs2hGSiifQ&u=2adc79e454b722db&urlext=%7B%22cuid%22%3A%22lOSNi_atH8_SPBiO_a2N8Y882tlquSuk_uvct0icHi_zuHia_ivY808sHPr59SPtwbVmA%22%7D
八月,辛卯,文王卒
公元265年,农历八月。司马昭死了。太子司马炎即位。
12月
太傅司马孚拜辞,执帝手,流涕歔欷不自胜,曰:“臣死之日,固大魏之纯臣也。”
封皇叔祖父孚为安平王(虚伪的司马孚)
266年
辛丑,尊景帝夫人羊氏曰景皇后,居弘训宫。
【与襄阳羊祜有关】
好奇问了一下Deepseek
孟浩然的诗句“羊公碑尚在”中的羊公是指谁?

开始阅读时间 2025-01-10星期五
曹魏(220年–265年)
魏文帝曹丕
黄初元年(220年)–黄初七年(226年)
魏明帝曹叡
太和元年(227年)–青龙五年(237年)
景初元年(237年)–景初三年(239年) <======
魏齐王曹芳
正始元年(240年)–正始十年(249年)
嘉平元年(249年)–嘉平六年(254年)
魏高贵乡公曹髦
正元元年(254年)–正元二年(255年)
甘露元年(256年)–甘露五年(260年)
魏元帝曹奂
景元元年(260年)–景元五年(264年)
咸熙元年(264年)–咸熙二年(265年)
2025-02-14
魏纪6 景初2年(公元238年)
魏明帝曹叡
吴国孙权
p2942 魏明帝曹叡与司马懿讨论讨辽东;
公孙渊遣使求吴国;
(一月)曹叡问吏部尚书卢毓司徒人选,卢毓推荐管宁、韩暨、崔林、常林。韩暨二月选曹叡,结果“四月,庚子,南乡恭侯韩暨卒”。曹叡选了个寂寞。
六月,司马懿军至辽东...... 斩渊父子于梁水之上。懿既入城,诛其公卿以下及兵民七千馀人(司马懿对付公孙渊手段狠)
曹叡杀公孙渊的哥哥公孙晃(廷尉高柔上书无效,曹叡不听劝)
***
p2950- 2954 吕壹的故事 https://docs.qq.com/doc/DTHZrdkZvdnp4YXB0
***
p2958
(公元239年)
春,正月,懿至,入见,帝执其手曰:“吾以后事属君,君与曹爽辅少子。死乃可忍,吾忍死待君,得相见,无所复恨矣!”乃召齐、秦二王以示懿,别指齐王芳谓懿曰:“此是也,君谛视之,勿误也!”又教齐王令前抱懿颈。懿顿首流涕。是日,立齐王为皇太子。帝寻殂。
(曹叡退场,司马懿上位)
魏纪7 高平陵之变,很精彩的内容
248年9月
大将军爽,骄奢无度,饮食衣服,拟于乘舆;尚方珍玩,充牣其家;又私取先帝才人以为伎乐。作窟室,绮疏四周,数与其党何晏等纵酒其中。弟羲深以为忧,数涕泣谏止之,爽不听。爽兄弟数俱出游,司农沛国桓范谓曰:“总万机,典禁兵,不宜并出,若有闭城门,谁复内人者?”爽曰:“谁敢尔邪!”
【不听劝。桓范后来与曹爽一起被司马懿杀害,跟了错误的上级又没有止损逃离】
懿曰:“且止,忍不可忍。”
胜退,告爽曰“司马公尸居余气,形神已离,不足虑矣。
【尸居余气】这词!
晏含笑赞之曰:“可谓要言不烦也。”
249年
春,正月,甲午,帝谒高平陵
懿谓蒋济曰:“智囊往矣。”济曰:“范则智矣,然驽马恋栈豆,爽必不能用也。”
微信读书加了AI 注释?读这一段的时候“然驽马恋栈豆”这个词自动弹出解释?
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。喻义比喻庸人目光短浅,贪恋家室或禄位
范至,劝爽兄弟以天子诣许昌,发四方兵以自辅。爽疑未决,范谓羲曰:“此事昭然,卿用读书何为邪?于今日卿等门户,求贫贱复可得乎?且匹夫质一人,尚欲望活,卿与天子相随,令于天下,谁敢不应也!”俱不言。范又谓羲曰:“卿别营近在阙南,洛阳典农治在城外,呼召如意。今诣许昌,不过中宿,许昌别库,足相被假;所忧当在谷食,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。”羲兄弟默然不从,自甲夜至五鼓,爽乃投刀于地曰:“我亦不失作富家翁。”范哭曰:“曹子丹佳人,生汝兄弟,㹠犊耳!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也!”
【刘注】曹子丹曹真感觉打仗也不怎样,本来就不是曹操亲生的,是他爹保护曹操死了,才把他收养成儿子,和曹丕一起长大,和曹洪曹仁相比差得很远。
【刘注】桓范这样的大才居然不能识人, 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”,知人自知好难。
爽乃通懿奏事,白帝下诏免己官,奉帝还宫。爽兄弟归家,懿发洛阳吏卒围守之;四角作高楼,令人在楼上察视爽兄弟举动。爽挟弹到后园中,楼上便唱言:“故大将军东南行!”爽愁闷不知为计。
【被司马懿戏弄】
****
【司马鲁芝】
初,爽之出也,司马鲁芝留在府,闻有变,将营骑斫津门出赴爽。及爽解印绶,将出,主簿杨综止之曰:“公挟主握权,舍此以至东市乎?”有司奏收芝、综治罪,太傅懿曰:“彼各为其主也。宥之。”顷之,以芝为御史中丞,综为尚书郎。
鲁芝将出,呼参军辛敞欲与俱去。敞,毘之子也,其姊宪英为太常羊耽妻,敞与之谋曰:“天子在外,太傅闭城门,人云将不利国家,于事可得尔乎?”宪英曰:“以吾度之,太傅此举,不过以诛曹爽耳。”敞曰:“然则事就乎?”宪英曰:“得无殆就!爽之才非太傅之偶也。”敞曰:“然则敞可以无出乎?”宪英曰:“安可以不出!职守,人之大义也。凡人在难,犹或恤之;为人执鞭而弃其事,不祥莫大焉。且为人任,为人死,亲昵之职也,从众而已。”敞遂出。事定之后,敞叹曰:“吾不谋于姊,几不获于义。”
问DeepSeek “司马懿为什么不杀司马鲁芝?”
DeepSeek 回答如下
司马懿不杀司马鲁芝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:
1.家族关系:司马鲁芝是司马懿的族弟,两人有血缘关系。在古代中国,家族观念深厚,司马懿可能出于亲情考虑,不愿对族人下手。
2. 政治考量:司马鲁芝并未对司马懿构成直接威胁,杀他可能引发家族内部矛盾,甚至招致其他政治势力的反弹。司马懿作为政治家,更倾向于稳定局势,避免不必要的冲突。
3. 个人品德:司马鲁芝为人正直,司马懿可能欣赏他的品格,认为他没有必要被除掉。司马懿虽以权谋著称,但也并非滥杀无辜之人。
4. 历史记载:关于司马鲁芝的记载较少,可能他在当时的影响力有限,司马懿认为他没有足够的威胁,因此未采取极端手段。
5. 长远布局:司马懿善于长远谋划,可能认为留下司马鲁芝更有利于家族或政治利益的平衡,而非通过杀戮解决问题。
总之,司马懿不杀司马鲁芝可能是出于家族、政治、个人品德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。
****
2025-02-27
魏纪9
258年
钦欲尽出北方人,省食,与吴人坚守,诞不听,由是争恨。
注:北地之人皆是诸葛诞之心腹,南地吴人东吴心腹之军。
麾下数百人,皆拱手为列,不降,每斩一人,辄降之,卒不变,以至于尽。
注:军人的血性
习凿齿曰:君子谓司马大将军于是役也,可谓能以德攻矣。 ……故穷武之雄毙于不仁,存义之国丧于懦退。
功高而人乐其成,业广而敌怀其德。武昭既敷,文算又洽,推此道也,天下其孰能当之哉!
使光禄勋孟宗告太庙,废吴主为会稽王。
【吴主太相信外人】
2025-02-28
魏纪9 完成
精彩
魏纪10
262年
魏平定蜀国太精彩了!
2025-03-03 星期一
晋纪一 265年
孙权这么个孙子,很好地诠释了虎父犬子。
刚看一点点就有随便杀人和记录。后面估计更奇葩。
【三国时期最奇葩的皇帝——沉溺酒色残暴不仁,终至亡国!】https://mi.mbd.baidu.com/r/1ySETFIwXny?f=cp&rs=2634633139&ruk=AOqFE6dalCN3fs2hGSiifQ&u=2adc79e454b722db&urlext=%7B%22cuid%22%3A%22lOSNi_atH8_SPBiO_a2N8Y882tlquSuk_uvct0icHi_zuHia_ivY808sHPr59SPtwbVmA%22%7D
八月,辛卯,文王卒
公元265年,农历八月。司马昭死了。太子司马炎即位。
12月
太傅司马孚拜辞,执帝手,流涕歔欷不自胜,曰:“臣死之日,固大魏之纯臣也。”
封皇叔祖父孚为安平王(虚伪的司马孚)
266年
辛丑,尊景帝夫人羊氏曰景皇后,居弘训宫。
【与襄阳羊祜有关】
好奇问了一下Deepseek
孟浩然的诗句“羊公碑尚在”中的羊公是指谁?
[本日志由 liurw 于 2025-03-03 02:13 PM 更新]






评论: 0 | 引用: 0 | 查看次数: 9451